火热进行中!安徽省内外贸发展政策对于申报的条件您了解吗?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另外时间安排是怎么样的。如下对于安徽省内外贸发展政策申报认定问题做了整理,合肥市、宿州市、淮北市、亳州市、阜阳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安庆市、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池州市、黄山市想要了解更多问题,也可以直接联系小编咨询哦!
10年专业代理免费咨询:13339105710(微信同号)0551-65300258
(卧涛科技:项目申报、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软件著作权代理(不过包退)、科技成果评价、各类标准化(参编)代理、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财税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两化融合、企业信用修复、ISO体系认证等)
加强产品标准品牌建设
(一)推动产品提质扩容。 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力 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35%左右。丰富内外销产品 种类,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设备及元器件进口额超80亿美元, 乳品、豆类等优质消费品年进口额超10亿美元。(省商务厅)推 动粮油、中药材、茶叶等产业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全省农产品
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以上。(省农业农村厅)
(二)打造安徽产品品牌。 开展区域特色品牌培育活动,建 立健全品牌培育评价标准体系,到2025年培育制造业、服务业高
端品牌企业800个以上。(省市场监管局)提高自主品牌出口比重,力争2025年“安徽出口品牌”达到300个、增长2倍以上。(省商务 厅)培育高端农业品牌,到2025年全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6300个以上。(省农业农村厅)
(三)促进标准认证衔接。 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实施范围,从食品、农产品逐步扩大至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 每年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20项以 上。推动我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国际知名检测认证实验室达成 互认,到2025年新增5家以上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达成互认。(省市 场监管局)持续开展出口农产品国际质量专项认证,推进地理标 志农产品与欧盟互认,到2025年中欧地理标志产品达到10个。(省农业农村厅)稳步推进森林认证试点。(省林业局)
三、 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引进
(四)培育引进平台企业。 聚焦供应链物流、网络货运等领 域,着力引进大型跨国供应链服务企业。到2025年,培育双跨型、 行业型、区域型和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30家左右。(责任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 省商务厅)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力争到2025年新增15家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省商务厅)
(五)支持开拓国内市场。 组织“外贸优品汇扮靓步行街” 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出口转内销活动。对外贸企业参加省统一组织 的出口转内销活动的展位费按“免申即享”方式予以支持。推动外贸企业与商超企业、电商平台通过产品联合开发、订单直采等方式深度合作。支持外贸企业扩大产品线上销售,促进消费新场景普及应用。(省商务厅)
(六)推动拓展国际市场。 每年发布推介200个左右境外知 名展会。组织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 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要展会,促进企业与境外采购 商、供应商供需对接。依托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为中小微企 业提供物流通关、融资退税等集成化服务。举办贸易产业对接活动,力争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000家以上。(省商务厅)
四、 积极对接拓展渠道
(七)构建内外联通现代物流体系。 推进合肥国际航空货运 集散中心、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 建设,构建“安徽123快货物流圈”,实现货物国内1天送达、周边 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 厅,配合单位:合肥、芜湖、马鞍山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 省商务厅)加强中欧班列运输组织,争创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示范工程,力争2025年中欧班列(合肥)开行列数突破1000列以 上。(责任单位:合肥市人民政府,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交 通运输厅、省商务厅、合肥海关)到2025年全省企业建设、使用海外仓超过500个。(省商务厅)
(八)发挥自贸试验区作用。 推动安徽自贸试验区围绕重点 产业开展制度集成创新,加强联动创新区产业对接,加快形成世
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新型易货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力争到2025年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额占全省比重不低于30%。(省商务厅)
五、 推进数字赋能驱动
(九)推动供需精准匹配。 强化数字智能技术应用,指导企 业对研发、生产、采购等全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需求驱动 的柔性生产体系,到2025年,年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0 个。推动省内优势产业与电商平台加强合作,探索建立面向用户 需求的反向定制(C2M)基地。(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
(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推进国家ji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 验区建设,到2025年培育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20家以上。(省商 务厅)推进合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培育服务贸易特色 基地,力争2025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800亿元。(合肥市人民政 府)实施蚌埠市场采购贸易倍增计划,力争2025年市场采购贸易进出口额达100亿元。(蚌埠市人民政府)
六、 加强政策支持保障
(十一)强化专业人才引育。 指导省内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 开设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移动商务、关务与外贸服务、跨境电 子商务等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相关专业。创新推广“中国特 色学徒制”“订单班”“外语+职业技能”等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安徽 继续教育网络园区职业教育教学示范区建设,遴选100门促进企业内外贸发展的职业技能提升优质课程并向社会开放。(省教育厅)着力引进和培育熟悉国内外法律、贸易规则和市场环境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十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 对指导和维权援助机制,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工 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省知识产 权“贯标”企业达到3000家。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严格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省商务厅)
(十三)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 平台、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推进内外贸领域信用信息归集 共享,强化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责任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科学建立 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级管理。(省 市场监管局)“一企一策”开展海关经认证经营者(AEO)认证培育,力争到2025年省内AEO企业数量翻一番、达到100家以上。(责任单位:合肥海关,配合单位:省商务厅)
(十四)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统筹利用省级商务发展专项资 金,强化贸易政策与产业、科技等政策融合,加大试点企业支持 力度。(责任单位:省财政厅,配合单位:省商务厅)引导银行 业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应收账款、存货、仓单、订单、 保单等质押融资。(安徽银保监局)完善“内外贸一体化”“保单限额一体化”等承保审批机制,加强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险协同支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安徽分公司)
(十五)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建立省国际商会与国内外行业 协会常态化交流机制。指导商协会搭建产业对接交流平台,为企 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供需求对接、法规政策、结算咨询等信息及服务。(省贸促会)
(十六)加强统筹协调。 完善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工作机 制。(省商务厅)各市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各市人民政府)
附加:安徽省外贸发展政策
一、支持企业抢抓订单。 省级外经贸发展资金、各市中小企 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对企业参加省统一组织的以“境内线上对口 谈、境外线下商品展”等方式举办的境外国际性展会,在展位费、 运输费支持的基础上,对代参展服务费给予50%、单场不超过1 万元支持。对企业自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 3 月31日期间 出国参加境外国际展的人员国际机票费、回国后隔离费给予Z高 70%补贴,单个企业单场展会Z高不超过5万元。(责任单位: 省商务厅,配合单位:省财政厅,各市人民政府)组织超900家 企业参加132届广交会,发布2023年境外推荐展会目录。 ( 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二、保障企业商务出访。 省属外向型国有企业加快批准业务 人员出国出境进行参展、商洽等因公商务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 业设立业务员商务出访补助办法。引导有境外分公司或办事机构 的省属外向型国有企业以市场化方式为省内外贸企业提供代参 展等境外服务。( 责任单位:省国资委,配合单位:省商务厅) 保障商务交流活动等人员出入境便捷,引导各地出入境管理部门 开设商务人士服务专窗,实现商务人员出入境证件应发尽发、能 发快发。 (责任单位:省公安厅,配合单位 :省台办、省商务厅、省外办)
三、 支持重点产业保生产保履约。 扩充省、市、县外贸企业“白名单”,对有订单的外贸企业及供应链企业,加强防疫、用能、 用工、物流等方面保障,必要时可采取“防疫泡泡”模式(即:以 企业为Z小的防疫单元,企业员工从住所到工厂闭环流动,生产 生活物资在一个“泡泡”中循环),全力确保生产和订单及时履约
交付。(责任单位:各市人民政府,配合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省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合肥海关)对2022年9月1 日至2022 年 12 月 31 日期间,本省出运企业的陆港滞港费、滞箱费给予每 40'GP箱2000元补偿,单个企业Z高不超过100万元(补偿金 额不超过企业实际损失)。(责任单位:省商务厅,配合单位:省 财政厅)各市要强化政策集成,千方百计稳定企业发展预期。(责 任单位:各市人民政府)协调滚装船、铁海联运等需求,全力保 障汽车出口。(责任单位:省商务厅,配合单位:省交通运输厅、 合肥、芜湖市人民政府,省港航集团)加强对外贸企业的通关便 利化服务保障,实现能出快出、能进快进。(责任单位:合肥海 关,配合单位:省商务厅)全面推进“联动接卸”监管模式。(责任单位:合肥海关,配合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港航集团)
四、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积极发挥市场采购贸易平 台作用,加快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政策全省共享共用。(责任单位: 省商务厅,配合单位:合肥海关)针对当前国外热门商品需求, 合肥、芜湖、滁州、铜陵、宣城等光伏、节能取暖、汽车零部件、铜基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集中的市,要建立相关产业重点企业名录,主动会同各类跨境电商平台公司,“一对一 ”帮扶企业开展 跨境电商业务,拓展接单渠道。( 责任单位:各市人民政府,配 合单位:省商务厅,)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对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 导基金。( 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出口信用保险创新对企业建设 和运营海外仓保障服务,帮助企业应对自建海外仓面临的征收、 汇兑限制、战争及整治暴乱等风险,以及公共海外仓应收仓储物 流服务费收汇风险。( 责任单位:中国信用保险安徽分公司,配 合单位:省商务厅)鼓励省属外向型国有企业运用海外资源为省 内外贸企业提供海外仓服务。( 责任单位:省国资委,配合单位: 省商务厅)宣传海外仓、公共海外仓政策。对在美国、欧盟、“一 带一路”、RCEP等重点、新兴市场建设和租赁海外仓,达到2022 年省级外贸促进政策支持标准的,支持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五、 加强企业孵化培育。 加快推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举办全省外贸政策业务培训和跨境电商专项培训,确保参训企业 达2000家次。(责任单位:省商务厅)各市建立进出口潜力企业 目录,加大对外资企业包保服务和重点回转企业帮扶力度,完善 用工、融资等政策服务保障,扩大本地进出口规模。(责任单位: 各市人民政府,配合单位:省商务厅) 利用“安徽RCEP助企服 务公共平台”,对企业开展精准培训,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关税减让、贸易便利化、原产地规则等政策。(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综上所述,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或者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联系我哦
免费指导热线:13339105710(可加V)
联系我们
手机:15855199550 联系人:江经理
服务时间:8:30-12:00 14:00-18:00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明珠大道198号星梦园F2栋19楼
扫一扫,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