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技术攻关专项计划(重点产业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医学研究、揭榜挂帅、科技创新载体)

叶嘉佳 / 2023-12-29 14:31:00
浏览 238 分享 分享

西安市朋友们,小编今天整理了2023年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技术攻关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有关内容,有朋友要申请该项目的,欢迎随时咨询联系小编!

11年专业代理免费咨询:13053132051(vx同号)

(卧涛集团:抖音短视频运营推广、网站关键词运营推广、项目申报、工商财税,股权设计、软件开发、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专利商标版权软著、科技成果评价)

【你想像我们一样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产品矩阵推广渠道,推广产品获取客户同时,宣传自己的品牌吗?抓紧时间联系我们吧!(联系电话:13053132051)企业产品百度首页关键词排名、企业品牌推广、抖音短视频运营、抖音关键词推广、企业宣传片拍摄等,均可联系小编咨询,专业团队为您提供产品关键词、企业品牌优化服务!】

 

技术攻关专项计划

一、技术攻关项目

包括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集群项目、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一般项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集群攻关项目、农业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农业技术攻关一般项目、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医学研究重点项目、医学研究一般项目、“揭榜挂帅”制技术攻关项目。

(1)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集群项目

支持方向:围绕西安市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短板和关键环节开展集群技术攻关,推进一批技术(产品)进口替代和原创技术集群研发,有效促进产业上下游衔接、产业链延伸和集群式发展。

1)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方向。重点支持芯片设计与架构、特色工艺制程、先进封装测试工艺、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及模块、特色EDA模块等领域集群技术攻关。

2)生物医药方向。重点支持创新药物、现代中药、化学生物药、生物检测与治疗以及高端诊疗装备等领域集群技术攻关。

3)人工智能方向。重点支持智能芯片、智能语音、智能视觉、智能感知处理、智能交互与理解、基础软硬件、智能安全、无人系统、物联网、车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等领域集群技术攻关。

4)新能源新材料方向。重点支持氢能制储输用、光伏、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材料、资源循环利用和先进碳材料、钛钼镁及其高性能合金、光电新材料、轻质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材料、增材制造新材料、超导新材料等领域集群技术攻关。

申报主体: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

申报条件:

1)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应当是西安市内依法注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科研院所,注册时间超过2年,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和良好的社会信用,运行管理规范。鼓励驻市高等院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承担项目子课题。

2)牵头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应为申报单位正式在职人员,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及以上学位,项目下设子课题,子课题原则上不少于3个,且子课题间要密切相关,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一个子课题的负责人。每个子课题都须有独立的项目承担单位、相应的负责人、明确的经费投入计划和考核指标,项目合作单位应为西安市辖区内注册的企业或高校院所。

3)项目应为在研或在建项目,研究内容包括关键技术、零部件、材料、工艺以及创新产品研发等,项目应突出技术(产品)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具有较大影响力,能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项目(子课题)考核指标中技术和产品指标应精准且可量化、可考核,同时应提出项目(子课题)知识产权、经济和社会效益等预期指标。

4)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具有实施项目的基础和配套资金条件,申报单位为企业的上年度营业收入不得低于2000万元。执行期内项目总投入不得低于1000万元,申请科技资金额度为100—200万元,且自筹资金与申请经费的比例不低于5:1。

5)鼓励西安市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积极申报并优先支持。

执行期限与支持额度:前资助

执行期限:2年,本项目为前资助项目,每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2)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一般项目

支持方向:围绕西安市重点产业链及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短板弱项和环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突出自主创新和产业带动,有效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人工智能产业链。重点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智能语音、智能视觉、智能感知处理、智能交互与理解、基础软硬件、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安全,以及人工智能在无人机和物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等方向。

增材制造产业链。重点支持增材制造领域高性能材料、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高端装备以及重要应用领域的关键工艺和解决方案等方向。

氢能产业链。重点支持氢制备、氢能储运技术及装备制造、燃料电池、氢能应用等方向。

申报主体:高校(西安市“三项改革”试点高校以及“双一流”高校,每个方向每所高校最多申报1项)、科研院所、科技企业。

申报条件: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西安市内依法注册、纳税,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注册时间满2年。项目申报单位具有实施项目的基础和配套资金条件,申报单位为企业的上年度营业收入不得低于500万元,申请科技资金额度为30万—50万元,且自筹资金与申请经费的比例不低于5:1,以高校为主体申报的需有企业作为联合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须为申报单位的正式在职人员,具备完成项目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均需符合西安市科研诚信管理相关要求。项目须为在研项目,且申报之前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执行期限与支持额度:执行期限2年。本项目为前资助项目,每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50万元。

(3)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集群攻关项目

计划定位与支持方向:围绕我市重点和特色产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支持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集群攻关,促进行业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高层次科技人才聚集,推动我市优势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支持方向: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技术攻关集群项目,支持市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围绕平台建设方向和建设任务,由牵头组建单位负责凝练本平台集群攻关项目。集群攻关项目不得多于8项。

申报主体:2023年认定的市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申报条件:对产业链的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材料及工艺等有迫切需求,并有清晰的技术攻关计划;具有实施项目的基础和配套资金;项目攻关成功后能通过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在行业内推广应用,为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科技服务,引领带动重点产业和区域创新发展。

执行期限与支持额度:执行期限2年。本项目为前资助项目,每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50万元。

(4)农业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支持重点和方向: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加强产学研协同攻关,供给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成果包,助推我市粮食、设施蔬菜、特色果业、乳制品等农业重点产业链强链、优链、补链。

申报主体:由农业企业、高校院所、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单位牵头,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

申报条件及要求:

1)高校院所、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单位项目负责人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企业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研究生学历。

2)考核指标不能降低,可进行细化;主要研究内容不能减少和大幅调整,可进行细化。

3)同一课题,每个法人单位限报一项。

4)申报期限及支持额度

执行期限:3年。本项目为前资助项目,单个项目不超过50万元。

(5)农业技术攻关一般项目

计划定位与支持方向:针对我市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技术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解决当前农业面临的实际生产技术难题,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方向:新品种引进和选育,农林病虫害防控,新型生物制剂研发,设施农业栽培模式创新,畜禽健康养殖及重要疫病防控,农产品深加工,食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土壤生态修复,农业装备及信息化,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防治。

申报主体:由农业企业、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单位、高校院所申报。

申报条件与要求:

1)高校院所、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单位项目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研究生学历,企业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大学本科学历。

2)项目具备前期研究基础,有明确的研究内容和可考核的技术指标;项目执行期内,应完成制定技术标准或技术规程、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或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等考核指标2-3项。

3)高校院所、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单位应与西安区域内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有合作基础并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限报15项,其他高校院所限报8项。

执行期限与支持额度:执行期限3年。本项目为前资助项目,单个项目不超过10万元。

(6)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示范项目

计划定位与支持方向:聚焦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应急能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科技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先进技术示范推广,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双碳”西安行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提供科技支撑。

申报主体:企事业单位。

申报条件与要求:

1)项目负责人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申报单位或协作单位能承诺为项目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

2)考核指标不能降低,可进行细化;主要研究内容不能减少和大幅调整,可进行细化。

3)同一课题,每个法人单位限报一项。

执行期限与支持额度:执行期限2年。本项目为前资助项目,单个项目不超过30万元。

(7)医学研究重点项目

计划定位与支持方向:围绕提高疾病诊疗技术和促进市民健康水平,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开展重点应用研究,加快医学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提升重点学科、优势专科科研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申报主体:三级甲等医院、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市属医疗卫生机构,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申报条件与要求:

1)项目负责人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申报单位或协作单位能承诺为项目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重点项目单位投入项目资金不低于30万元;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伦理准则,遵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2)考核指标不能降低,可进行细化;主要研究内容不能减少和大幅调整,可进行细化。

3)每个法人单位限报3项,同一课题每个法人单位限报1项。

执行期限与支持额度;执行期限3年。本项目为前资助项目,单个项目不超过30万元。

(8)医学研究一般项目

计划定位与支持方向:

围绕提高疾病诊疗技术和促进市民健康水平,开展临床医学技术研究,提升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疾病、重大感染性疾病等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培养一批青年医学科研人才。

支持方向:开展各类多发病、常见病临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公共卫生重大传染病领域开展诊断技术、临床药物技术攻关;开展中医药技术公关;开展地方病、流行性疾病、慢性疾病、心理健康等公共卫生技术研究。

申报主体:三级甲等医院、市属医疗卫生机构。

申报条件与要求:

有前期研究基础,具备良好的研究团队与设备等基础条件;项目负责人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申报单位或协作单位能承诺为项目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伦理准则,遵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项目执行期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

综合医院不超过10项,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不超过8项;40岁以下青年人才牵头项目不少于50%。

执行期限与支持额度:执行期限2年。本项目为前资助项目。单个项目不超过5万元。

(9)“揭榜挂帅”制技术攻关项目

项目定位与支持方向:围绕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重大需求为导向,搭建企业与技术创新团队对接平台,畅通产研合作渠道,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和企业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优势产品,做强优势企业,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支持方向:项目需求应重点瞄准我市重点产业链,聚焦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急需的重大科技成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断链技术、“卡脖子”技术,形成一批国产替代产品和技术。重点支持“链主”企业参与技术攻关类“揭榜挂帅”项目申报。

申报主体: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

申报条件:

1)为西安市重点“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且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材料及工艺等有内在迫切需求,在项目攻关成功后能率先在本单位推广应用;

2)具有实施项目的资金和配套条件;

3)申报的需求应聚焦我市重点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

4)清楚描述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核心指标、时限要求、产权归属、资金投入及揭榜方需具备的条件等;

5)近三年内无不良信用记录。

执行期限与支持额度:

执行期限:1—2年。本项目为前资助项目,支持额度每个项目按照不超过科研经费总额30%,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给予补贴。

 

二、企业创新载体支撑项目

包括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及运营项目、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奖补项目、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奖补项目、市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年度运营绩效奖补项目、市级离岸创新创业平台奖补项目。

(1)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及运营项目

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一总两带”为重点,聚焦19条重点产业链,在电子信息制造、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检测)、智能建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5G技术、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大数据与云计算、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加快推动研发组织布局。

申报主体:2020年、2021年认定的,其运行运营绩效评价为优秀等次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申报条件:

申报单位应符合《西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的基本条件。重点支持有效期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企业主体。优先支持在秦创原“总窗口”区域和新兴产业领域布局。

执行期限与支持额度:执行期限1年。本项目为后补助项目,每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80万元。

(2)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奖补

计划定位:本项目为载体升级奖励补贴。

申报主体:认定为2022年度、2023年度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主体。

执行期限与认定额度:执行期限1年。本项目为后补助项目。奖补额度50万元。

认定为2022年度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奖补项目本次征集,认定为2023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奖补项目另行发布。

(3)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奖补

计划定位:对2023年首次认定的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主体予以奖补。

申报主体:2023年首次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主体。

申报条件:2023年首次认定的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执行期限与认定额度:奖励补助。

执行期限:1年。本项目为后补助项目。每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30万元。

(4)市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年度运营绩效奖补

计划定位: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在企业培育、品牌输出、承接西安国际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入驻、在孵企业赛事获奖情况和获得投资等运营绩效予以奖励。

申报主体:市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的运营主体。

申报条件:参加市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2022、2023年度运营考核,且考核成绩合格以上。

执行期限与认定额度:执行期限1年。本项目为后补助项目,认定额度依据《西安市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管理办法》要求,根据考核结果予以支持。

(5)市级离岸创新创业平台奖补项目

支持方向:对市级离岸创新创业平台项目进行考核并奖补。

申报主体:2021年认定的市级离岸创新创业平台

申报条件:参加市级离岸创新创业平台年度评估考核,且考核成绩合格以上。

执行期限与支持额度

执行期限:1年。本项目为后补助项目,每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50万元。

更多政策详情 联系咨询:13053132051(vx同号)

推荐资讯
276家确认通知!2025年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申报条件、程序、奖补
276家确认通知!2025年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申报条件、程序、奖补
2025-08-18 14:06:00 点击查看
2025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条件、流程、材料
2025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条件、流程、材料
2025-07-18 15:12:00 点击查看
2025年淮南市实施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三年倍增行动方案
2025年淮南市实施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三年倍增行动方案
2025-07-14 10:19:00 点击查看
有奖补科小申报!安徽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奖补、条件、流程
有奖补科小申报!安徽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奖补、条件、流程
2025-07-10 11:27:00 点击查看
项目解析!安徽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材料、流程详解
项目解析!安徽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材料、流程详解
2025-07-09 14:53:00 点击查看
高企没通过问题在哪?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流程、要求
高企没通过问题在哪?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流程、要求
2025-07-08 15:20:00 点击查看

联系我们

手机:15855199550   联系人:江经理

服务时间:8:30-12:00 14:00-18:00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明珠大道198号星梦园F2栋19楼

扫一扫,加微信

微信
版权所有© 卧涛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3016955号-1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210128